通用banner
您當前的位置 : 首 頁 > 新聞中心 > 技術知識

乙烯工業的春天即將來臨

2016-07-27 00:00:00

       乙烯是石油化工行業的基本原料,乙烯產量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乙烯工業發展迅速,目前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產和消費國。從全球來看,石腦油還是生產乙烯的主要原料,其中中東和北美地區以輕烴(乙烷)原料為主,我國受資源限制原料仍以石腦油為主。隨著近幾年國內煤化工產業的興起,目前國內煤(甲醇)制乙烯的產能占總產能的比例已經達到了20%左右,國內乙烯行業走出了一條有別于國際同行的特色道路。

  從全球來看,乙烯產能的投放具有明顯的周期性,一般分為原料驅動型以及需求拉動型。例如中東地區在2007~2010年間投產的乙烯裝置主要得益于低成本的乙烷原料,目前該地區已經出現乙烷短缺,新建裝置多以石腦油或混合裂解為主。北美地區自2011年起掀起頁巖氣革命以來,帶來了大量的廉價乙烷,該地區的乙烯裂解裝置紛紛改為乙烷原料,同時新建了大量的乙烷裂解裝置,總體投產時間集中在2017~2020年間。國內新增的乙烯產能主要受需求驅動,2011~2017年間由于原油價格高企和成品油需求減弱等原因,新增產能以煤(甲醇)制烯烴為主。

  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底,國內乙烯總產能達到2430萬噸左右,同比增加了4%;產量達1820多萬噸,同比增加了2.4%。全年乙烯進口量達216萬噸,同比增長了30%。隨著市場對聚乙烯、乙二醇等乙烯衍生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國內對乙烯的需求穩步增長。2017年乙烯的表觀消費量約為2037萬噸,同比增長4.8%;乙烯的當量消費量在3900萬噸左右,當量缺口達2000萬噸以上,乙烯及其衍生物嚴重依賴進口的現象較為嚴重。

  今年以來部分新增裝置的投產會對乙烯的供應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其中中海殼牌二期的120萬噸乙烯裝置已經投產,其投產會較大地改善華南地區的供應缺口。年底前延長石油延安能化的45萬噸和吉林康乃爾的30萬噸等乙烯裝置計劃陸續投產,全年新增產能預計在200萬噸左右。2019年開始,國內將迎來新建乙烯裝置投產的爆發期。據不完全統計,到2020年底國內計劃有1400多萬噸的乙烯產能集中投產,其中石油路線的有900萬噸左右,煤(甲醇)路線的有550萬噸左右。此外,還有700萬噸左右的輕烴(乙烷)裂解項目由于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短期擱置的可能性比較大。若上述1400多萬噸的裝置能如期投產,屆時國內乙烯供應短缺的狀況會得到很大的改善。

  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內乙烯的消費結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其中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約占總消費量的27%、高密度聚乙烯(HDPE)約占26%、低密度聚乙烯(LDPE)約占11%、乙二醇約占11%、環氧乙烷約占9%、苯乙烯約占8%。其中乙二醇、HDPE和LDPE的自給率最低,分別為34%、49%和53%,供需矛盾突出。 

       綜合來看,隨著國內原油進口政策的進一步開放和煤化工技術的成熟,更多的民企開始進入乙烯行業,乙烯的整體供應格局開始出現積極的變化。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以規模大型化和原料多元化帶來成本和技術沖擊,而煤(甲醇)制烯烴項目在較高的原油價格下也顯現出較好的成本和原料優勢。兩條腿走路的中國模式會給乙烯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乙烯工業的春天已為時不遠。


標簽

下一篇:均苯四甲酸二酐的制備2018-09-17 11:52:57

近期瀏覽:

欧美XXXX做受欧美88BBw|337p高清大胆免费高清视频|国产欧美日韩亚洲精品区gif动图|男生的j进入女生的下面免费观看